第227章 孤注一掷(四)
崔雪琴,孙岳的夫人。
崔雪琴与曹锟的姨太太刘凤伟是闺蜜,因为这层关系,崔雪琴经常去总*统府找刘凤伟打牌,沟通感情。
这天吃完晚饭,崔雪琴又来到总*统府后院。曹锟的四姨太刘凤伟立刻就张罗起了牌局,将刚吃完饭的曹锟拉到了牌桌上,说给他散散心,解解压。
曹锟牌瘾很大,几圈下来,已经将近午夜。崔雪琴告辞,刘凤伟服侍曹锟睡下。
崔雪琴回家之后,立即将总*统府的情况说给孙岳。
弄清楚了曹锟的底牌,孙岳决定立即行动。他派一个营的兵力迅速包围了总*统府,解除了总*统府卫队的武装。与此同时,孙岳通知冯玉祥火速班师回京。
孙岳进到总*统卧房,给五花大绑的曹锟打了一个军礼,并把他囚禁起来。
于此同时,冯玉祥命令鹿仲麟抓紧时间进京。鹿仲麟率兵一夜走了一百公里,赶到京城后,在孙岳配合下,接管京城防务。
冯玉祥宣布将部队改称国民军,发通电迎请孙文北上主持大计。
吴佩孚正跟张作霖打得热火朝天,突然就听到了冯玉祥倒戈并囚禁曹锟的消息,犹如当头一棒,错愕地不知如何是好。
吴佩孚将前线指挥权交与王承斌,自己亲带七千人马快速赶往京城,想将大总*统曹锟救出。吴佩孚的谋臣白坚武力劝吴佩孚不要离开前线,他建议集中火力猛攻奉军,如果直军一旦入关,则大局可解。反之,如果吴佩孚挥兵勤王,势必会中圈套,到时候前线直军也会**。
此时,吴佩孚对于冯玉祥的仇恨压过了三军主帅的理智。也就是说,他因为急火攻心,出了昏招。如果吴佩孚破釜沉舟,率领直军一鼓作气,击溃前线的奉军,并借机进入关内保存直军实力,才是上策。他率领的这几千人马怎么能救得出曹锟?
吴佩孚走后,在奉军精锐进攻之下,山海关沿线的奉军兵败如山倒,潮水一般退往滦州。
滦州往南就是北京,败退的直军一旦过了滦州,就如同饿虎归山。然而,有一支奉军武装提前到达滦州铁桥,张网以待。
张宗昌一马当先跨入关内。
在滦州,直军部队数量是张宗昌部的好几倍,但是没有统一指挥,又无心恋战,就像是一群待宰羔羊。后面,**、郭松龄率领奉军大兵压境,前面张宗昌死死守住了出口。
摆在这些溃军面前的就是两条路:要么投降,要么被全歼。最终,直军选择了后者。在**、郭松龄所部到来之前,他们主动投降了张宗昌。
借此机会,张宗昌一下扩充了五、六万兵力,那可都是直军精锐部队。在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,张宗昌实力大增,成为战争最大得利者之一。
吴佩孚带领所部乘坐火车,抵达天津城外的杨村一带,命令部队在此扎营。吴佩孚知道,以所带兵力,是如何也救不出曹锟的。他命令部队采取守势头,并急电孙传芳、齐燮元率兵北上勤王,并命令驻守洛阳的直军火速北上,他要纵兵围城。
然而,张作霖、冯玉祥在策划这出戏的时候,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。山东督军郑士琦不愿搅入直奉大战,于是宣布山东中立。然而,孙传芳的浙军、齐燮元的苏军要北上,必须借道山东才行。郑士琦为防止两军过境,出兵炸毁了津浦铁路。郑士琦貌似中立,但明显是要站奉军这一队,跟张作霖示好。
吴佩孚在河南、湖北的后备军尚有四、五万人之多,这支部队计划通过山西进入直隶一带。然而,一向不言不语的阎锡山突然调兵,截断了京汉路的交通。河南、湖北的援军也无法北上。
吴佩孚没有等来勤王的部队,反而奉军悍将张宗昌已经一马当先杀到了天津。曹锟被囚禁,吴佩孚退出前线,让直军军心摇动,奉军方面反而军心大振。在奉军强大的攻击下,直军全线溃败……
天津是段祺瑞的地盘,又有奉军压境,已容不下吴佩孚,他被迫撤退。普天之下,他能去哪里呢?
吴佩孚想带兵进入租界,从而引发列强干预、调停,利用外国人的力量从而解救曹锟。吴佩孚给久居天津的段祺瑞打通了电话,恭恭敬敬地尊段祺瑞为老师,并说想带兵入租界的意图。
段祺瑞跟吴佩孚说:“子玉啊,你是中国最好的战将,又何必给国家添麻烦呢?”段祺瑞语重心长地说出上面这番话,吴佩孚却从中听出了嘲讽的味道。
日本人派使者参见吴佩孚,希望将他迎入天津租界避难。对于日本人的“好意”,吴佩孚断然拒绝。吴佩孚对日使说,自己宁可玉碎成仁,也不会进入日租界半步。
吴佩孚带领残兵来到塘沽,带领残兵乘船南下。张作霖、冯玉祥、张宗昌,这样的主谁敢惹?收留吴佩孚无异于跟这三强人为敌。所以,吴佩孚的船只所经过山东、江苏、浙江等地,沿途都不准予上岸补给。另外,冯玉祥、张宗昌的先头军队在岸边沿途炮击,当初不可一世的吴大帅,却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。
吴佩孚心中满是悲愤与绝望,他恨张作霖用下三滥的手法对付他,但他更恨冯玉祥这个在身后捅刀子的队友。在船上期间,他写了一封《与基督将军绝交书》,以此发泄自己对冯玉祥的不满。
船至江苏海域,吴佩孚将一首唐诗颠倒次序,以明心境。
一片冰心在玉壶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洛阳亲友如相问,寒雨连天夜入吴。
在北洋这些著名将领中,如果论及文学修养,吴佩孚、徐树铮肯定位列顶尖水准。
船只从长江口溯江而上,抵达武昌。吴佩孚曾任两湖巡阅使,理论上这里是他的地盘,萧耀南归他节制。鄂督萧耀南同样出自北洋第三师,他客气地接待了吴佩孚,并派人一路护送来到洛阳。
重回洛阳,吴佩孚送了一口气。他手上又有了四、五万武装,有枪杆子傍身,吴佩孚顿时有了底气,他准备联合孙传芳讨伐张作霖、冯玉祥。
然而,让吴佩孚这样的主翻了身可不得了!“痛打落水狗”才是正宗的打法。张作霖、冯玉祥当然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给吴佩孚准备下了胡景翼、憨玉琨两支兵马。
胡景翼率领大军从北面攻入河南,镇嵩军憨玉琨部也由潼关东进。吴佩孚立足未稳,就被双面夹击。吴佩孚率兵南撤,进入信阳,想要再次进入湖北。
然而,鄂督萧耀南婉言拒绝了吴佩孚。虽然同为直系将领,然而此一时,彼一时,直系将领萧耀南、孙传芳都拒绝接纳吴佩孚,而是通电拥护段祺瑞重新出山。吴佩孚再次品尝了世情的凉薄。
吴佩孚被迫率领部队进入河南、湖北交界处的鸡公山,胡景翼则率领大军围山。曾经战无不胜的名将,再也没有了退路。
入山当天,吴佩孚彻夜未眠。想当年,他坐镇洛阳,号令天下,谁敢不从?谁想到今日竟一败如此。悔恨、不甘、愤怒、恐惧反复填满了他的胸膛。那种煎熬,常人难以想象。只是一夜的功夫,吴佩孚须发皆白。想了一夜之后,吴佩孚不得不在第二天通电下野。形势比人强啊!随后,他只带领数名随从径往武昌。
孙文令樊钟秀带兵围山,誓要“歼此魁渠”。樊钟秀是河南宝丰人,少林寺俗家弟子,在河南很有根基。作为孙文的忠实追随者,樊钟秀也正想捉住吴佩孚立一大功。但是,樊钟秀来晚一步,当调集大兵到达鸡公山时,吴佩孚已经撤离。他虽然空怀壮志,也只能望山兴叹。
萧耀南没想到毫不容易将吴佩孚请出湖北,转眼他又自己回来了。北方的张作霖给萧发电,让他将吴佩孚押送过去。萧耀南的心操得碎碎的,他不敢得罪张作霖、冯玉祥这样的主,同时也不敢得罪老上司吴佩孚。萧耀南想将吴佩孚送到租界,让外国人保护他,自己也能脱了这层关系。没想到吴佩孚虽然落魄,但是却硬气得很,他表示自己死也不会托庇于外国人。
萧耀南思前想后,就将吴佩孚送到黄冈,对外宣称已经“拒吴保境”。吴佩孚就像是烫手的山芋,谁也不敢接。然而,就在这时候,有一个人却主动送出了橄榄枝。
湘督赵恒惕主动请吴佩孚前往湖南。别人怕张作霖,湖南人可不怕。为此,赵恒惕还发表通电,表示吴佩孚在湖南不仅会受到保护,还会按时赠给吴佩孚给养。
民国十四年春,吴佩孚乘坐“决川”号军舰前往岳州。吴佩孚在岳州重开幕府,各省都派代表前来接洽,门前恢复了洛阳时的车水马龙……
吴佩孚在此处舔舐伤口,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。
战无不胜的直军为什么会败?吴佩孚从政治方面做了总结,认为直军之所以败,不是败在军事上,而是败在曹锟决心当总*统那一刻。在吴佩孚看来,曹锟被宵小所蛊惑,着急当了总*统,正应了《易经》中“亢龙有悔”那一卦。有时候,往前走一小步,等待着的,很可能就是粉身碎骨!
